•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访谈 >> 精彩视频 >> 内容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上线《民声热线》

    转载分享:|     
发布时间:2024-06-21 15:42:44
主    题: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上线《民声热线》

时    间:2024年6月19日

简    介:...

嘉    宾:韶关市农业农村局领导

文字实录

  • 主持人 (2024-06-19 11:02:37)

    听民声,纳民意,办实事。各位好,欢迎收看韶关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节目《民声热线》上线版。我是主持人珊珊。本节目由韶关市直机关工委,韶关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我们正通过FM105.789.1、韶关民声网视频号、善美韶关抖音号和星直播同步直播。 在这生机勃勃的6月,韶关市农业农村局上线本期《民声热线》,为大家解答一些农业农村热点问题。今天的带队领导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世冬,您好!刘局!请您跟大家打声招呼。

  • 刘世冬 (2024-06-19 11:03:25)

    主持人好!市民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世冬,很高兴来到《民声热线》栏目,今天和我一起参加直播的,还有我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益云,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刘志强,畜牧与饲料科科长叶庆强。我们将解答群众咨询,听取市民朋友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建议,也欢迎大家在直播平台留言。

  • 主持人 (2024-06-19 11:05:55)

    欢迎大家一起来共话农事。热线电话8771057已经开通,手机直播评论区也欢迎大家留言。节目将为大家服务至12点,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特别是有涉农事宜的市民朋友提出诉求,以及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主持人 (2024-06-19 11:06:21)

    听民声,纳民意,办实事。欢迎回来,这里是《民声热线》上线版节目,今天的上线单位是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我们韶关是粤北山区,也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市。农业农村部门离“三农”群众最近,为农村基层服务最直接,是农民群众打交道最多、频度最高、联系最紧密的政府部门之一。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农业农村工作,我们想首先请刘局简要介绍一下韶关市农业农村的概况。

  •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世冬 (2024-06-19 11:07:15)

    好的,主持人。韶关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市,山地资源和耕地资源都十分丰富。耕地241.61万亩、园地81.82万亩、林地2184.62万亩、草地23.71万亩、湿地2.10万亩,是广东省粮食和蔬菜、畜禽等重要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花瓶子”。翁源县是“中国兰花第一县”“中国三华李之乡”;始兴县是“中国枇杷之乡”“中国石斛之乡”,南雄市是“中国黄烟之乡”。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3”工作安排,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产业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实现10个县(市、区)产业园全覆盖,现在总共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共认定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村13个,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47个、专业村247个,省级专业镇、村数量均排名全省第一;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86个、居全省第一;“粤字号”农业品牌226个、排名全省第二;全市累计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82家,认定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农业农村经济收入也持续增长,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91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一产业增加值238.71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省(增长4.8%)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6.4%,达到2260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韶关市乡村振兴考核成绩连续五年获全省优秀等次。全市已构建了“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大力培育推进“十业千亿”农业产业培育工程。

  • 主持人 (2024-06-19 11:10:44)

    刘局您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韶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成绩和亮点,其中我留意到您提到了“十业千亿”农业产业培育工程,“十业千亿”这个名词听起来很新颖,这是我们韶关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吗?

  • 刘世冬 (2024-06-19 11:11:30)

    是的。我们韶关山水相依风光好,风物淳美,数不胜数。如:浈江的油茶,武江的淮山,曲江的大米、茶、粉葛、菇,乐昌的黄金柰李、马蹄、芋头,南雄的腊鸭、辣鹅、酿豆腐,仁化的贡柑、白茶、沙田柚,始兴的枇杷、杨梅,翁源的兰花、仙桃、三华李,新丰的饼印、佛手瓜,乳源古道有靓茶等等,多不胜数!韶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就有20项。正是立足这优越的农业资源禀赋,我们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攻坚行动,着力将稻米、白茶(竹子)、蔬菜、食用菌、水果、花卉(南药)、畜禽、渔业、种业、加工等“十业”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成千亿级增收共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市建设,努力实现“再造一个韶关新农业”的目标。

  • 主持人 (2024-06-19 11:13:23)

    按照刘局您说的,这“十业”就是我们韶关10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那么“千亿”呢,我们好像还没了解这是怎样一个目标?刘局您再给大家说说吧。

  • 刘世冬 (2024-06-19 11:12:49)

    好的。我们的出发点是统筹全市山水林田湖草优势,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思路,聚焦基地化、集团化和加工业、服务业增值,实现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走以农业产业化、设施化和科技进步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推动“十业”的蓬勃发展,通过久久为功的努力,最近产值达到“千亿”的目标。 具体的方向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支持各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优势特色产业。比如:乐昌可以考虑重点发展落叶水果、香芋马蹄,南雄可以考虑重点发展稻米、烟叶,仁化重点发展白茶、柑橘,始兴可以考虑重点发展水果、茶叶,翁源可以考虑重点发展花卉、畜禽,新丰可以考虑重点发展蔬菜、茶叶,乳源可以考虑重点发展加工、休闲农业,浈江重点发展水产、种业,武江可以考虑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曲江可以考虑重点发展食用菌、稻米、茶叶等等。 我们全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以“一集团+强镇富村公司+一网一平台+十大产业千亿集群培育工程”为主要抓手,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要求,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大力推动规模扩张和市场开拓,重点发展在种养、加工和培育三产融合上下功夫。力争到2026年,全市“十业千亿”总产值增加到680亿元;到2028年,全市“十业千亿”总产值增加到760亿元;力争通过10年时间将“十业千亿”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并逐步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

  • 主持人 (2024-06-19 11:14:36)

    刘局刚刚给我们介绍了“十业千亿”的发展理念,在这“十业”中,稻米产业又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今年以来,我市经历多次强降雨,这会不会对今年的粮食生产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农业农村部门有什么措施来应对,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呢?

  • 刘世冬 (2024-06-19 11:15:01)

    是的,今年以来,尤其是4月份以来,我市先后经历多轮强降雨,给全市农作物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据统计核实,全市农作物受灾18.94万亩,曲江、武江、翁源受灾较重;水毁农田7626.05亩、沟渠62121米、灌排管道6630米、机耕路15700米。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响应、深入一线现场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同时,成功争取了省级财政农业应急救灾资金1000万元、省级应急储备水稻玉米种子2.9万公斤、应急消毒药物10吨,迅速投入到农业灾后复产中。主要做好了几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抓好灾后补种改种。指导受灾地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省救灾资金及应急种子,结合具体受灾情况及早制定补播补种方案,尽量补播补种短生育期的粮食或油料作物;按照“损一亩补一亩”的工作要求,组织发动群众、多方调集种源,轻度受损的田块尽快补苗,确保基本苗数;严重受损的田块抓紧开展补播补种,严格按照农时季节,补播补种早稻,采用工厂化育秧或跨区调秧方式缩短育秧时间,确保不误晚造生产。二是及时修复水毁农田和设施。积极做好受灾农田清淤、补缺、改土,恢复土壤耕作层,疏浚渠系,修复水毁农田基础设施,恢复生产条件;同时,指导恢复基本耕作条件的田块增施有机肥,加快修复倒塌损毁设施大棚,做好棚内土壤消毒。三是落实落细灾后田间管理措施。组织农户及时清理水沟,疏通水系,排干积水,尽快恢复作物正常生长条件;对受淹程度不重的作物,及时查苗扶苗洗苗,增强叶片光合效能;针对旱地作物进行中耕松土,破除板结层,增强土壤透气性;同时按照作物生育进程,分区分类指导各地加强肥水管理,实现作物促弱转壮,力争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加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及稻瘟病、纹枯病等流行性病害的监测调查,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指导病虫害防治。四是早谋划“以晚补早”增面积。对于无法补种的受灾地块,我市及早谋划“以晚补早”,认真核查测算2024年春收、春种粮油作物面积产量,立足最不利的局面,及早谋划部署,千方百计扩大晚造粮油生产,把晚造粮油面积预足、预有余,通过撂荒耕地复耕种植水稻、垦造水田种植水稻、结构调整种植水稻等方式挖掘潜力扩种晚稻,统筹发展玉米、大豆、甘薯和秋花生等种植,努力增加旱杂粮和油料生产面积,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截至5月10日,全市已补种改种粮食作物面积1.29万亩,修复水毁农田1670亩、沟渠21596米、灌排管道6570米、田间道路4996米,全市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有序。目前我市已进入“龙舟水”汛期,接下来,我们农业农村部门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力以赴、落实细落实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切实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增收。

  • 主持人 (2024-06-19 11:18:45)

    必须为我们农业农村部门点赞。面对突发灾情,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做到了快速响应,迅速投入到灾后复产工作中,为全年粮食生产丰收保驾护航,让我们大家的“饭碗子”能端得更稳更牢。 我们韶关不仅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也在致力打造大湾区的“茶罐子”。韶关茶历史悠久,早在1200多年前,韶关茶就被“茶圣”陆羽亲笔点赞认证为好茶!目前,我市正大力开展茶产业攻坚行动,请刘局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十业”中的第二业——韶关茶产业的发展情况吧。

  • 刘世冬 (2024-06-19 11:20:27)

    好的,主持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韶关茶产业发展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茶产业发展;专门成立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市茶产业发展;成立了韶关市农业协会茶业分会,聘请了陈栋、刘建峰、唐劲驰、曹藩荣、吴华玲、张灵枝6名专家学者为韶关茶产业政府顾问,全面助力全市茶产业振兴发展。同时,我市专门制定了《关于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4—2033年)》,对全市茶产业发展做了10年的系统长远谋划,引导各地充分发挥韶关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打造“韶关白茶”区域公用品牌,实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 截至2023年底,全市茶叶种植面积9.4万亩,比上年增加1.01万亩,产量0.63万吨,综合产值超10亿元。乐昌沿溪山白毛尖、曲江罗坑茶和仁化白毛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仁化白毛茶等8款茶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48个茶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3个茶叶产区被评为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红山银刀白牡丹王”和“雾翔牌乐昌白茶”获“中茶杯”第十三届国际鼎承茶王赛秋季赛白茶组金奖;“红山银刀”白毫银针、白牡丹王获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全国名优茶质量推选评比大赛的2个特等金奖(全国白茶类仅4个特等金奖,“红山银刀”独占2个)。“红山银刀白毫银针”在中国茶叶博物馆2023年“中国好茶”征集活动中被评为优质茶样,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2024年1月21日,“红山银刀”韶关白茶在北京韶州会馆设立品牌旗舰店。

  • 主持人 (2024-06-19 11:21:52)

    这成绩确实非常喜人啊!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来把韶关的茶产业做大做强呢?

  • 刘世冬 (2024-06-19 11:23:13)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韶关茶产业独特的品种品质等优势,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大文章,学习借鉴福鼎茶叶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社+茶农”基地化管理以及柳州市“特色食品集聚地产业园区”的模式,积极招引全国茶业头部企业,引进智能化茶加工设备,推动“小、散、弱”茶园和小微茶叶初制加工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集聚。同时,全方位抓好白茶品牌宣传推介,充分利用节假日黄金时节,在韶关高速公路路段、高速出口、高速服务区、国道、韶关丹霞机场、高铁站等重点位置,设立大型广告牌和“韶关白茶”宣传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各大景区、主要旅游路线的人流量优势,对“韶关白茶”进行全方位宣传,不断提升“韶关白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形成全市上下共推“韶关白茶”的浓厚氛围,持续推进百万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另外,我们不仅仅对茶产业进行攻坚,我们对全市的蔬菜、食用菌、水果、兰花、生猪、家禽、水产以及种业、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都在统一谋划、一体推进,目前也在进一步的细化年度具体目标任务,积极组织协调、财力支持、科技攻关、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全方位夯实农业产业发展的要素基础,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主持人 (2024-06-19 11:26:43)

    谢谢刘局。您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韶关现代农业产业“十业千亿”的发展宏图,给我们梳理了韶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让我们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们的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也在稳步增长。 俗话说“乐业安居”,近年来,韶关全域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取得了良好成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我们韶关今年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有什么新的突破吗?

  • 刘世冬 (2024-06-19 11:28:08)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今年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国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方面有请我们许益云副局长来介绍一下。

  • 许益云 (2024-06-19 11:33:34)

    好的。今年,我市将以典型村培育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一是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截至4月底,首批60个村谋划建设产业项目386个,计划投资35.18亿元;充分凝聚乡贤力量,动员外出乡贤435人支持。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乡贤办好乡村振兴车间,发挥车间托底安置和联农带农作用,有效吸纳就业1200余人,促进村集体增收、本地农民群众稳岗就业增收。二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充分利用扫尘迎新春、春节返乡等节日传统,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的冬春季村庄清洁行动,60个典型村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村民,同心合力对房前屋后、村内公共区域进行了常态化的清洁打扫,截至目前,48个村全面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60个典型村谋划建设699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已完工267个,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村民生活更加便利。三是深入实施村庄绿化美化。截至4月底,60个典型村植树14.3万余株,村均植树2300余株,远超非典型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清理村内乱堆乱放、破旧废弃泥砖房、残垣断壁等为实施村庄绿化清出大片空间。为便于村民群众了解典型村绿化实施成效,60个典型村围绕“在哪种”“种什么”制定了简易明了的“一图一表一说明”,村庄绿化基本实现有图可循。下一步,我市将大力发挥镇村主体作用,在抓好首批60个典型村培育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第二批典型村培育选树,强化示范带动引领,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干净整洁和美乡村,铺展宜居宜业乡村画卷。

  • 主持人 (2024-06-19 11:40:57)

    是的,勤劳的韶关人民正用自己的双手,不断描绘绿美宜居的乡村画卷,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得到了持续提升。

  • 主持人 (2024-06-19 11:41:21)

    好了,在广大市民朋友的积极参与下,今天的节目也来到了尾声,最后,请刘局给大家做个小结。

  • 刘世冬 (2024-06-19 11:45:38)

    今天的民声热线直播节目即将结束,因时间关系,有些回应不足之处还请见谅。对于在节目中无法直接解答的问题,我们已提前安排相关人员做好记录,核实情况后,将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答复。此外,大家还可以通过“韶关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以及电话拨打0751-8919779等渠道进行咨询,我们将一一为大家解答。下一步,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对接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3”工作安排,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为抓手,聚焦农业农村主责主业,发挥好、履行好职能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助农政策,积极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步伐,奋力走出一条具有韶关特色、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为韶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感谢大家对韶关市农业农村局的关心和支持!也祝愿《民声热线》栏目越办越好。

  • 主持人 (2024-06-19 11:50:01)

    谢谢刘局以及今天上线的各位嘉宾。后续请大家持续关注《民声热线》日常版的节目,我们将会对大家反映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复。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