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题: 再造乡村人才,助力韶关乡村振兴
-
时 间:2018年11月20日
简 介:...
嘉 宾: 杨名刚
时 间:2018年11月20日
简 介:...
嘉 宾: 杨名刚
文字实录
主持人 (2018-11-20 19:34)
杨院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再次对乡村振兴做了重要的阐述,您是怎样理解和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的?
杨名刚 (2018-11-20 19:34)
习总书记这次在广东所做的重要讲话,我感受最深的是四点要求: 一是深化改革开放,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四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这四点要求,这是十九大以来,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的指针和战略指向。 韶关是一个农业大市,有300多万人口,主要是农业人口;同时韶关,它的森林覆盖率有75.5%,是一个生态比较好的,对乡村振兴来说,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用这四点要求来指引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加强乡村振兴,努力推动发展。
主持人 (2018-11-20 19:35)
杨院长咱们韶关的乡村振兴瓶颈是人才,目前咱们韶关乡村人才的现状是怎样的?你给大家介绍一下。
杨名刚 (2018-11-20 19:36)
一是农村流动流出比较多,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很重。 第二是我们农村产业人才缺乏。目前韶关市大概有128万劳动力,其中有50多万是青年劳动力是流出的。每年大概2万大学毕业生,但是真正能够留在韶关工作的大概只有10%。技校生每年毕业5500多人,也只有1500人左右在韶关,人才流出比较严重,不仅存量不足,而且我们留出这个情况很严重。 第三是我们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基层领导,缺乏年轻人,(我们主要呢)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主要是50岁以上的老人比较多,同时学历也比较低,这样对于村民自治和带动农村致富乏力。
主持人 (2018-11-20 19:37)
那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结合咱们韶关的实际情况,那您觉得在再造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应该怎么做呢?
杨名刚 (2018-11-21 19:38)
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人才不仅要往工业往大城市流动,也要往农村流动。(我敢这样说,在未来农村是一块广阔的天地。)习总书记也反复提醒,农村潜力最大,我们鼓励青年人往农村去,将来大有作为。第二是我们要多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尤其是要深化机制改革,柔性引进人才,加强农村人才的供给侧方面的改革,提升农村的人才,留得住,引得来,用得好,真正把农村人才作为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和触动器,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